聚氯丁二烯护线圈是一种以聚氯丁二烯橡胶为核心材料的电缆保护配件,广泛应用于电气柜、汽车、船舶、轨道交通及工业设备等领域,主要用于保护电缆在穿过面板或外壳时免受摩擦、磨损和机械损伤,同时封闭未使用的开口,提升设备的安全性和密封性。其工作温度范围通常为-30°C至+70°C,短期可耐受110°C高温,适用于常规工业环境。但在极d低温(<-30°C)下易脆化,高温老化后弹性会显著下降,因此需避免在极寒或高温油污环境中长期使用。
1、安装前准备
测量与匹配
面板孔径:严格按面板孔径选型,例如16mm孔需配DM系列护线圈,避免松动或挤压变形。
电缆直径:电缆直径应≤护线圈标定最大值,并预留10%余量(如20mm电缆配22mm孔径型号)。
面板厚度:确认面板厚度符合要求,如DM系列要求面板厚度≤3.5mm,DA系列≤1.5mm。
环境检查
确认安装环境无强腐蚀性化学物质(如浓硫酸、苯),否则需选择更耐腐蚀的材质(如氟橡胶)。
户外场景需选择抗紫外线材质(如DM系列PA 6护线圈),延缓臭氧老化。
2、安装步骤与技巧
定位与固定
将护线圈对准面板孔,轻压至嵌入,避免过度拉伸或扭曲。
在振动场景中,使用加厚设计的DA系列护线圈,并通过压紧边缘确保密封性。
电缆穿入
将电缆缓慢穿入护线圈,避免划伤电缆绝缘层。
若电缆直径接近护线圈最大值,可在电缆表面涂抹少量硅脂,减少摩擦。
密封与加固
压紧护圈边缘以压实密封面,检查无松动或变形。
在油污环境中,需确保护线圈与面板紧密贴合,防止油液渗入。
3、安装后检查与维护
密封性测试
安装后进行密封性测试(如IP68防护场景),确保无泄漏。
定期每6个月检查护线圈弹性及裂纹状态,及时更换老化或破损的护线圈。
环境适应性管理
避免在超出耐温/耐化学性范围的环境中长期使用(如PVC材质不适用于>70℃油污环境)。
在温变频繁场景中,选择通过温湿度循环测试(ISO 974标准)的型号,确保材料抗疲劳性。